- N +

炎炎三伏天有5大危险、6个最怕、4项必知、7条养生法则送给你!

2019已经入伏啦!“三伏”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合称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,阳气最盛,湿气最重,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。在这最容易生病的40天里,可谓暗藏“杀机”。入伏后开始冬病夏调,可以改善身体的许多隐疾,但同样,三伏天“暑邪”盛行,一不留神也容易落下病!2019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,其中初、中、末伏时间表如下:初伏:2019年7月12日—2019年7月21日,中伏:2019年7月22日—2019年8月10日,末伏:2019年8月11日—2019年8月20日,三伏天5大问题很危险。中医认为,夏季是阳气最盛的时候,而湿为阴邪,如果湿过于旺盛,会克制阳气,并使原本应该升发的阳气伏藏起来,因此,这段时间被称之为“伏天”。郧阳涛哥特别提醒:三伏天,大家要当心一下几种疾病的发生,并且要做好预防。


1、热射病

三伏天温度过高,太阳暴晒,很容易引发中暑,热射症属于重症中暑的一种,会使人出现昏迷、意识障碍,甚至死亡。

2、心脑血管病

每年最热的7~8月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。受夏季出汗多、血液黏稠度增高以及高温心烦等影响,夏季心脑血管病一旦发作,就多是心梗、脑卒中等急症,更需警惕。

3、血糖波动

很多糖友发现,天气越热,血糖会比原来低。这是因为高温闷热的天气,能量消耗较大,新陈代谢旺盛,而热量的消耗主要来自于体内的血糖。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就是血糖忽高忽低,血糖波动最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。

4、胃肠病

三伏天因为天气炎热,冷饮成为很多人的“救星”,恰恰夏日里最受欢迎的冷饮是胃肠道疾病主要诱因,大量进食冷饮后,胃肠道血管因冷刺激而急剧收缩,血流量减少,造成胃肠功能紊乱,甚至出现腹痛等。

5、腹泻

三伏天温度过高,食物容易腐烂变质,加上细菌活跃,很容易出现腹泻。对老人而言,夏季腹泻不是小病,尤其是本身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。腹泻时人体处于脱水状态,血液浓缩,血黏度增高,很容易促使血栓形成,出现心绞痛、心肌梗塞、脑梗塞等。


三伏天,身体最怕6件事。在三伏时节,我们应知道一些禁忌,以下6件事千万不要做!

1、脚底最怕凉

无意中在群里看到大家在聊乘凉的小妙招。有人表示不喜欢吹空调,为了凉快,喜欢在晚上开窗睡觉。尤其喜欢将双脚朝向窗户的方向,让双脚沐浴在凉风中,那真是“凉快又惬意”。但是,足底迎风睡对身体的危害!因为人的足底拥有许多重要的神经、穴位和经络,并且它对外界的刺激极敏感。熟睡时,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放松、自然的状态,而本身御寒功能就较差的双脚很容易就受到寒气、湿气的侵袭,这样就导致了经络系统处于紊乱的状态,身体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,容易引起身体的一些病变,如导致伤风、频发感冒。

2、肠胃最怕冷

夏天吃冰西瓜、喝冰水、吃凉面很爽?但别再这么干了。三伏天,人的阳气浮于外,再加上现在的人少动、多吃、熬夜、压力大等造成肠胃功能弱。三伏天吃了冷的东西,体内的内阳可能无法抵御食物的寒气,不仅会导致湿留体内,还有可能导致腹泻。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弱、肾阳虚的人更要注意。

3、上身最怕露

肺俞五脏之表,胃俞十二经脉之长,最不可失寒热之节。我们上半身分布有众多的经脉,包括总督阴阳的督、任两脉。如果胸背受凉,风寒邪气容易侵入经络,从而引起肠胃、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疾患。女性在穿衣方面,尽量避免穿露脐装、低腰裤。

4、最怕出汗不换衣

三伏天,大家出很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衫,千万不要用身体将汗水浸湿的衣服烘干,否则不仅阳气受损,还会使湿气入里化热,形成湿热证,导致疮疡等皮肤病或风湿痹证。

5、洗浴最怕冷水

很多男性喜欢在夏天洗冷水澡!三伏天天气炎热,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。打个小比喻,把汗孔比作“门”,三伏天“门”敞开着,寒气、风邪、湿邪极易从“门”而入,侵袭人体,导致阳气暗损,可以见到的病症有手足发冷、小腿转筋、双目视物不清,甚至产生原因不明的热证。同时,即使是热水洗浴,亦要注意浴后避风,老人、儿童等体弱者尤其要注意。

6、空腹怕喝茶

你喜欢在夏季饮茶吗?大量饮茶,尤其是空腹时饮茶,极易导致人体阳气的耗损。如果又是喜欢食咸之人,咸味引茶入肾,消烁下焦肾阳,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证,以及下元虚冷之腹泻、阳痿、痛经等病症。因此,建议大家三伏天饮茶,餐后2~3杯的量为宜,若有饥饿感应该停饮。


三伏天四个必知事项。

1、谨慎用空调

夏天用空调的时候,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℃,尤其是中老年人,特别是患有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的人来说,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。医生提醒,不管是刚从炎热的外面进到空调房,还是从凉快的空调房出去,温度的骤然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的急剧收缩或扩张,血压波动,血循环障碍,易引发意外。室内的相对湿度在45%~65%之间,是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湿度,湿度过大,霉菌和细菌等各种微生物容易侵扰我们的机体。

2、三伏天宜养心

养心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。三伏天尤其要注意养好心脏。做到精神安静、喜怒平和,多做一些比较安静的事情,如绘画、书法、听音乐、下棋、种花、钓鱼等,以保持心情舒畅。另外,夏季炎热时,皮肤、呼吸道中的水分蒸发较快,再加上体温的调节需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,人体很容易缺水,不及时补充,血液粘稠,流速减慢,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。因此,三伏天不要等到口干舌燥,平时就要多喝水,并养成睡前半小时和清晨起床后喝水的习惯。

3、三伏天宜祛湿

湿邪是三伏天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。那么,我们如何祛湿呢?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:外湿:气候潮湿、久居湿地、感受雾露、涉水淋雨等都是外湿产生的原因。如何祛除外湿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最主要的还是预防空调病,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中。内湿:过食辛辣、恣食生冷、嗜食肥甘厚味等都容易影响脾胃运化津液,凝聚成湿。中医认为湿气乃中土之气,脾在五行中属土,同气相求,故湿邪易困阻脾,而且脾胃虚弱与湿留体内往往互为因果。所以夏季祛湿重在健脾阳。

4、三伏天宜祛暑

三伏天在户外很容易中暑,我们该如何预防呢?体质较弱者,要避免在烈日下行走时间过长,并做好防晒,还可口服十滴水预防。在额头涂清凉油也可预防中暑。藿香正气散有解表化湿、理气和中的功效,是防治中暑的经典名药,可备在身上。


下面教你七条饮食养生法让你稳过40天,度过超长三伏天,除了做好避暑养生,可以从吃上下下功夫,以下供大家参考:

一杯豆蔻水:祛暑湿

三伏天温度高、湿气重,解暑祛湿不可少。买点豆蔻煮水喝,发散郁热、祛湿的作用不错。将整粒豆蔻和冰糖一起熬汁,非常清香,口感甘甜,是一款清凉解暑,又不损伤脾胃的好饮品,三伏天里可以适当喝一些(血糖高的少放糖哦~)。

一碗三豆汤:补营养

民间有说法,“夏季吃豆胜过吃肉”,有一定道理。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湿,胃口不好,而大多数豆类都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。三豆汤(赤小豆、绿豆和黑豆)就是先将豆子泡几个小时,然后用小火慢熬至三种豆煮烂,就做好了。

一壶玉米须水:降三高

玉米须水除了清热解毒、利尿祛湿之外,还有助降血压、血脂、血糖等,尤其适合三高人群。煮玉米时连须洗净一起煮,煮到玉米熟,剩下的水就可以喝了。

一杯茶:补点钾

三伏天给身体补足水分还不够,还得适当补点钾。持续高温时,大量出汗,会导致体内缺钾,倦怠无力,精力和体力下降,耐热能力降低,因此,膳食中适量补钾很重要。茶叶中富含钾,喝茶不仅能解渴,还能帮助消除疲劳。

一碗扁豆粥:健脾胃

天热造成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,用一点白扁豆煮粥吃,既丰富主食的内容,又能消暑健脾胃。白扁豆和薏米各50克,用水浸泡2~4小时,然后和50克绿豆混合,放入砂锅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,薏米和扁豆煮软烂,可放点糖或蜂蜜。

一碗绿豆汤:消暑

要说伏天解暑汤,当然不能落下绿豆糖水了。绿色的皮能消暑,煮一锅水,时间不要长,煮个八分钟到十分钟就关火,加点冰糖,喝那碧绿澄清的汤,消暑效果最好了。

一份葱蒜菜:杀菌

天气炎热,食物容易滋生细菌,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,吃些杀菌蔬菜或多或少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。这主要是指葱蒜类,包括大蒜、洋葱、韭菜、大葱等。这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,生吃比熟吃的杀菌作用更强。

有好的文章希望郧阳涛哥帮助分享或推广,请猛戳我要投稿图标。我要投稿

0

0
返回列表
上一篇:
下一篇:

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    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共1041人参与)参与讨论

    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